码农也要有新视角-项目管理的学习

1. 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习项目管理

当今社会趋势是超级个体会越来越多,项目管理这项技能,不仅仅是项目经理才需要掌握的,而是每个独当一面的人必备的技能。

所谓独当一面,就是指是从一个人做好自己的事,到带领一群人从头到尾把事做成。学习项目管理的过程,就是掌握”使众人行“的协同能力。

事实上,不管从事什么工作,学习好项目管理,拥有”使众人行“这项稀有技能,都可以在专业之外,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。

1.1 迁移的能力

但是从实际情况却是,越是业务能手,越容易在项目管理上栽跟头,因为从单枪匹马到组队吃鸡,能力很难迁移。

比如一个项目的失败,完全可以去简单总结为”队友不给力“,”我早说这样了,没人听我的“等等。但是,说这些不能换来任何项目上的成长,反而增加了情绪上反作用力,让自身的更加独断或者动力减少。

但是其实最要做的是,从”坑“里爬出来,做好这些标记:

  1. 队友不给力 -> 如何调动干系人的积极性?
  2. xxx 怎么现在才开始 -> 如何对其一群人的行动步伐
  3. 我早说这样干了,没人听我的 -> 遇见问题如何统一行动方案
  4. 这…不是我想要的 -> 如何清晰我们的共同目标

这些标记,说明了:从一个人做好自己,到带领一群人成事,中间还差十万八千里。而从一个新手到高手的方式,需要做的就是:不断跨越职责边界,带领一群人,从头到尾把事情做成。

1.2 职场进阶

通常职场进阶有两条路线:

  1. 走个人路线,成为专家。
  2. 借助团队能力,成为管理者。

成为管理者需要时机和坑位,可遇不可求。但是,是公司就会有项目,有项目协助就一定有项目管理的需求和机会。

所以职场人还有第三条路精进之路:

  1. 做好自己的工作之余,具备项目管理的能力,拥有更多的晋升优势。

这样会比别人更早的意识,就已经走到了很多人的前面。另一方面,这是种能力,可以抵御时间的通胀,同时还是思维和做事方式的沉淀。

职场进阶

2. 项目管理的误区

2.1 误区一:凡是需躬亲

“跟A说了好几遍了,到现在还没做好,好不容易做完了,又出问题了,早知道这么费劲了,还不如我替TA做来的快”

忍不住冲上去,替别人做好人家本该做好的事情。其实这对团队的发展,这种行为的效率是最低的。

其实应该是想办法影响他人去把事情做好,而成功影响的三个层次分别是:

  1. 让别人做(Awareness)
  2. 有动力做(Desire)
  3. 有能力做(Ability)

2.2 误区二:追在别人屁股后边当监工

“好,我不亲历亲为,我把活全都分出去,但我总要督促大家把事情做好!我跑去问 A,做好没有,A 反馈说这事得找 B 和 C,于是我又跑去问 B 和 C……一天下来,我把各处都跑遍了,事情还是没有个进展,反倒讨了一身没趣

其实项目管理最不应该做的,不是每天监督跟人、逐条事项,而是要明确目标、建立机制,并让机制运转起来,最终在项目组形成一种良好的秩序

项目管理并非要让你成为监工,而是要始终依靠流程和规则来约束大家的行为。

成熟的秩序在团队中形成之后,从日常琐事中解放出来的项目经理,就可以集中精力到愿景驱动、激励团队等更高层面的工作,真正做到变“赶”为“引”。

2.3 误区三:拿着锤子,看哪都是钉子

“我们应该每天都开个站会沟通下进展,我们应该定期开个复盘会回顾下……对了,我们应该换个工具,电子看板比这个好用多了。”

新官上任的项目经理,可能是因为终于得到施展的空间了,一上来就左突右攻,恨不得把十八般武艺全都套上去,结果激起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。开站会也好,电子看板也罢,本来都是好工具,但是如果引入不当或时机不对,会让团队产生抵触心理,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。

方法和工具固然重要,但是也要与项目中的重要干系人加强沟通,理清前因后果,多想想自己的项目现阶段到底最需要什么,这对项目管理方法的成功推进至关重要。比如:

  • 项目组中,时间、成本、质量、范围这几个因素,到底哪个更重要?哪些是允许有一定调整空间的?
  • 各个角色目前的痛点在哪儿?哪些是最先需要解决的?
  • 这些问题背后潜在的原因是什么?团队对于这个痛点的改进是否有真实需要?需求的迫切程度如何?
  • 老板或项目发起人对于项目管理及本人的定位是怎样的?关于这些问题与可能的改进,你是否与其沟通过并达成了一致?
  • 如果你打算引入新方法或工具,更适合用怎样的路径进行,自上而下地全面推广?自下而上一步一步优化?最有可能从哪个问题切入?

应从项目和团队当前的真实痛点出发,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。

2.4 总结

专业人士走向项目管理,是从“左手习惯”到“右手习惯”的转变。其中,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转变,远比学会使用那些工具方法要有挑战得多。从管好自己的事,到管好别人的事,需要有意识地避免 3 个误区。

第 1 个误区是,凡事都要亲力亲为。遇到事情时,你不要自己直接去做,而是要想办法驱动他人去做好事情。在授权工作时,有三个层次,从让人知道要做,到有动力做,再到有能力做。你需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做,为什么要现在做,获取理解及认同,激发团队的动力,同时为每个任务选择能力匹配的授权对象。

第 2 个误区是追着别人做监工。做项目管理,不是要你变成监工,而是要你带领团队明确目标,建立机制,并让这个机制运转起来,要始终依靠流程和规则来约束大家的行为。

第 3 个误区是拿着锤子看哪里都是钉子。每个项目的现有执行方式,都有它本身的背景和成因,你要与项目中的重要干系人加强沟通,理解前因后果,从项目和团队当前的真实痛点出发,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。

3. 项目管理的十大领域(PMI)

项目管理的十大领域,将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划分为:整合管理、范围管理、时间管理、成本管理、质量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沟通管理、干系人管理、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。

其中,进度、成本、质量、范围是 4 个核心领域,风险、沟通、采购、资源、干系人管理是 5 个辅助领域和 1 个整体领域,如下图所示:

项目管理的十大领域

4.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

4.1 PDCA

最早来自于质量管理领域,意思是做任何事情,都要经过规划(Plan)、执行(Do)、检查 (Check) 和行动 (Act) 这四个步骤,又称戴明环。

4.2 五大过程

PMI 遵循 PDCA 的法则,将所有的项目管理活动分成了五大过程组,分别是启动过程组、规划过程组、执行过程组、监控过程组和收尾过程组。如下图所示:

img

4.2.1 启动过程组

启动一个新项目或新阶段时,首先要建立项目章程,并且通过启动会去公开确认。

启动会的作用,就好比一个大型的推土机,是面对项目组全员,正式宣告一个新项目或新阶段的开始,公开确认项目章程,包括明晰各方干系人的期望和诉求,设定愿景目标和重要里程碑,确定责任分工和沟通机制等

4.2.2 规划过程组

规划过程组可以说是项目管理工作中最为繁重的一个环节了。如果说启动是要明确目标,那么,规划就是要把愿景目标转化为可落地的行动方案和工作路线。对规划过程组进行有效管理, 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干系人的认可和参与。

  • 明确项目范围
  • 确定项目的里程碑阶段目标
  • 为项目的执行做好各项准备

对于一个复杂项目来说,规划通常是一个渐进明晰的过程,近期的规划往往是最具体的,需要拆分到具体版本和工作项,而远期的规划则相对比较模糊。

随着收集和掌握的信息逐渐增多,规划也要进一步动态细化,不断更新

4.2.3 执行过程组

这个阶段重在整合资源,推进项目落地,完成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工作以实现项目目标。如果在启动和规划环节做好了,到了执行环节,项目经理反而会轻松一些。这就好比汽车在高速上跑起来之后,如果你设定了 100 码的定速巡航,汽车自己就会执行运转。

这时,工作更侧重于确保项目一直在正确的轨道上,确保各个环节按照规划进行,并且真正做到位。

4.2.4 监控过程组

执行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一成不变。当外界环境或内部要求发生变化时,项目管理者也要审时度势,沉着应变,适时调整各方,以更好地实现目标。

4.2.5 收尾过程组

收尾过程组是五个过程中的最后一个,而头和尾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。在这个阶段,你要交付项目成果,组织团队的回顾复盘,归档所有文档等组织过程资产,正式结束一个项目或阶段。

重要的事说三遍:“复盘!复盘!复盘!”不管项目成功与否,“趁热”复盘都是极为重要的一步。


码农也要有新视角-项目管理的学习
https://liu620.github.io/2025/06/29/码农也要有新视角-项目管理的学习/
作者
alen
发布于
2025年6月29日
许可协议